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[红楼]贾芸逆袭有道_109(1 / 2)





  “养兵千日用在一时。虽然不是战场,但堪比战场。别让那帮奶奶的熊们抓到小辫子,练就练好了!”魏虎首当其中,将手下将士聚齐。

  “看到那边主位吗?到时候齐步走到那的时候口号一喊马上给爷爷换成正步走!手怎么放的?!给我把裤子缝都夹紧咯!”

  孙观良也如临大敌,平日里再怎么混日子也就够了,正经事上绝对不能马虎更不能给先生丢人!

  最后几日的时候,二十万大军中挑出五千身高形体相差不多,相貌相对较好的将士出来集中训练。

  数日后,皇帝出巡。

  乘坐的天子玉辂由太仆卿驾驭,前后二十位驾士簇拥,两侧则由左、右卫大将军护驾。跟在后面的是由孔雀扇、小团扇、方扇、黄麾、绛麾、玄武幢等组成的仪仗。

  紧随玉辂的是诺王永慧、明王贾芸、北静王永溶的轿舆,后面跟着的是禁军的高级将领和内官。再后面才是文武百官的轿子车马。

  在这些护驾官员的外围则布列着多队锦衣军的骑兵和步卒。

  进了京师大营,由明王亲领皇帝走上主位。待其坐下赐了座,明王与诺王一左一右守在两旁。

  再下方由北静王为首,文武百官自成三列全部落座。

  “那就开始吧。”贾芸目光飘过站列的将士们。该紧张该调整的都已经做完,剩下的就看着帮小子们怎么嘚瑟了。

  首先出来的是战鼓队。由三十名精壮汉子组成,光着膀子,露出钢铁般的脊梁骨。十人围的大鼓被一群汉子齐齐围住,鼓声如雷鸣。到了场地中央也不停歇,继续打着鼓点等待后面方队到来。

  跟在战鼓队后方是徒步方队,由左、右威卫折冲都尉各率两百名兵士,分作四行横排,分别持大戟、刀盾、弓箭及弩作为出场。

  接着是骑军队,将士们均身着铠甲,手持弓箭或刀或盾。分作前后左右四队骑兵和四队旗队组成的旗阵。四队旗队每队所举的旗帜上都绘有传说中的神兽。玄武、金牛、玉马、三角兽。其他人则手持孔雀氅、鹅毛氅、鸡毛氅等用羽毛制作出来的毛幡。

  “好个芸卿,果然让朕大开眼界。”永锦点点头,目光始终不移的望着一个接一个走来的队伍。

  北静王在台下,只听他的人在耳旁悄声说:“不过都是些花拳绣腿哄人开心的玩意儿。”

  最后压轴的自然是神兵队,虎头车上押送着红布搭盖的‘大将军’三号,钢筋铁骨的汉子们尾随豹尾车,扛着火铳、万人敌、千机匣等火器,气势汹汹的走了出来。

  永锦正欲拍掌,谁料在场的五千名将士放下手中的物品器械,整齐划一的站成六块大方队。

  鼓声瞬变,不再仅仅是为了统一步伐而擂鼓,更像是一种演奏。

  “站如松!”魏虎首当其中站在前列,用全场都能听到的嗓音喊道。

  “站如松!”身后五千人整齐划一的挺起军姿,一动不动,任由刚才的汗水划过眼眶、脸庞。

  “坐如钟!”魏虎顶着日头换成蹲马步的姿势,结实的下盘一看就是个练家子。

  “坐如钟!”汉子们同样扎开马步,皆是与肩同宽,纹丝不动!

  “太极八卦掌!少林武当拳!”魏虎一声吼,顿时第一方队的精壮小子们噌噌噌潇洒又有力的打出拳法。更有沿海南洋一代的腿脚大师教习,各个腿上帮着黑绑腿。飞起几脚毫不意外能将人踹出几米开外。

  第二方队不甘落后,抽出黑漆亮刃的大刀虎虎生威的舞了起来。各招各式皆有来历,行家里手一看便知道招式好看更好用,真在战场上恐怕皆为杀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