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分卷(121)(2 / 2)


  谢璟站在一旁,也不开口,在檀香中等待片刻。

  谢泗泉道:这牌位上以前是没有名字的,我总觉得,贺东亭找到的那个不是阿姐,只要我不认,再找找,或许还能找到。但是我又怕阿姐在外孤单一人,找不到回家的路,所以才请大师供奉了长生牌。他轻轻叹了一声,眼神里放下些什么,轻笑道,现在也算了了一桩心事,阿姐提前去了那边,我们好好过日子,等以后过了三途河,见了她,也不会被笑话。

  他说完,又对着牌位拜了一下,认真上香,眼神温柔。

  中午。

  众人吃了素斋,谢璟果然喜欢那道酿豆腐,一人吃了小半盘。谢泗泉看他喜欢,还点了豆腐包,另外还有一些糯米蒸的小点心,全是谢璟喜欢的,分量不多,种类花样极多,对外甥宠爱至极。

  九爷不动声色把谢璟咬过一口的糯米点心,夹到自己碗盘中,怕他吃多不好消化,又盛了一碗粥放在他手边,低声跟他说话。

  席面上人多,但九爷这里视线更多,谢璟被看的不自在,吃饭慢下来。

  九爷抬头看了对面,对面几个人立刻都不敢再往这里瞧,只剩下白明禹傻愣愣的还在那盯着谢璟看稀奇。

  白虹起拿胳膊碰了他一下,轻咳一声。

  白明禹恍然,但也晚了,一抬头就跟九爷不悦的视线对上,心里咯噔一下。

  白虹起打了圆场,她模样好,又爱笑,说话也清脆有趣:九叔,我前些日子听水牛镇那边的人说起地宫的事,原来这地宫,当真和西王沉银有关,听黄先生他们最新认出的金册人物,最初修建这地宫的应是西王义子。

  西王义子名为张可旺,也是个能人。

  当年接到张献忠密令以开山采石为掩护,秘密挖掘修建了地宫,用来藏宝。

  只是没想到大西国覆灭如此之快,这批财宝,变成了他们想要复辟的力量,只是一代代人死守这里,越来越迂腐不堪,到了水牛镇老镇长这一代,更是在县志上写道天示神奇,山裂石出,不烦辇运,不加募助,添修府衙房舍数十楹翻译过来就是,祖宗显灵,感念我心至诚,石头不用开山自己裂开,不用搬运就凭空建成了新的府衙和房屋。

  这绝对是不可能的。

  老镇长守着财宝,动了贪念。

  他用了地宫里的石料,所以石头不用开采自己裂开;他用了宝藏的一部分,拿钱给自己修了活墓,所以才会添修府衙,只求棺上加官。

  守着财宝的奴仆,至死也抱着宝物不肯睁开眼看看这个世界。

  他们早就把自己杀死在这个小小的水牛镇。

  一梦百年。

  白虹起讲完,有些唏嘘。

  白明禹对水牛镇上的那些有些排斥,他觉得那帮人疯得厉害,想起当初姑姑在自己怀里虚弱的样子,心里就揪扯得疼。他给虹姑娘夹菜,小声道:别说那些了,我不爱听。姑姑,你尝尝这个,藕尖好脆,卤过挺好吃。

  白虹起看他一眼,觉得自己救了个傻子。

  若不是白二,她好端端讲故事做什么,就该让九叔好好罚他一顿。
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小剧场:

  关于现代版丹书铁劵叮!恭喜您获得称号爱国商人^口^

  第156章 哑谜

  这里素斋不错,谢泗泉见谢璟喜欢吃,特意多住了两天,没急着回去。

  白明禹是个闲不住的,带着谢璟要去骑马,谢璟道:这里和北地不同,地势陡峭,山上不能骑马。

  白明禹道:那去山上转转也行,我瞧见开了好些花,我们摘些来插在瓶子里。

  谢璟站在那不动,抬眼看他。

  白明禹推他胳膊一下,凑近了腆着脸道:摘些来,我送给姑姑,你也给九爷送些,多好。

  好歹哄着带谢璟一起去了。

  胡达等人不远不近地跟在后头,自从水牛镇出事之后,谢泗泉让他们看护得更紧了。

  没一会,就瞧见白明禹冲他们跑过来,胡达心里咯噔一下,还以为要被驱赶,结果这位白家二少爷兴致勃勃拽着他们过去,让他们给辨认路边的一丛野花,帮着挑了好些花,摘了好大一捧用衣裳裹起来,几乎是扛在肩上。

  谢璟只摘了几支拿在手里,他跟在白明禹身后慢悠悠走,路边有一丛是金银花,他认得,以前熬中药的时候常见到,不过他这次没有采摘。

  九爷现在身体好了,已经用不到了。

  白明禹也没傻到真扛那么多回去,在后山认真选了一遍之后,凑了一束最好的,小心包起来准备带回去。他收拾好了,却见谢璟站在一处陡坡那在翻看什么,喊了一声也不见回应,好奇找过去:小谢,你在这瞧什么呢?

  谢璟手里捡了一根树枝做棍子,挑开一处枯草藤蔓,在石壁上认真看了片刻,拧眉道:你不觉得这像什么吗?

  白明禹没看出来,蜀地山石多藤蔓多,到处都是草木,辨认不出。

  谢璟喊了胡达过来,让他们几个人帮着一起清理了一下石壁,露出来的是一处雕刻出来的半截石龙,鳞甲峥嵘,身形蜿蜒,石刻龙爪锐利,只是半截龙尾朝上露在外面,另半截却因石壁坍塌,拦腰截断。

  谢璟在附近寻找片刻,终于在一处沟壑处找到另外半截,龙首位置那,原本有一处山泉潭水,大约是年代久远,经历了山体滑坡,小水潭干涸凝固,被半埋起来。

  但仔细瞧就不难发现,龙首朝下正对小水潭,做汲水状,和水牛镇上的石龙一样。

  胡达经历过地宫那一遭,一瞧见这个就头皮发麻,手不直觉去握枪。

  谢璟没动这里,回去找了谢泗泉,谢泗泉常年在西川城,以前跟家里人常来这里,但并未听说过这件事,很快赶来瞧了瞧。

  谢泗泉道:怪事,以前没见过,我刚才去问了主持,说是前两年这水潭里还有水有鱼,今年枯水期长,水潭里没积水,全是枯草,若非如此也瞧不见这半截石龙。

  谢璟问:舅舅,我娘留给我的那个石龙,和它一样。

  谢泗泉拧眉:你这么一说,我倒是想起,以前跟阿姐来上香的时候,确实也有一年水潭没水。他那时年纪小,还想捉鱼,被阿姐教训了一顿,那会儿以为谢沅是担心他在寺庙捉鱼犯戒,现在看来也并非完全因为此事。

  谢泗泉拿不定主意,找了九爷商议,两人意见一致,先不声张,找了个理由把黄明游先生接过来。

  黄明游来之前还挺焦虑,毕竟地宫那边还有一些书籍未整理,等到了之后听九爷说了,立刻就匆匆忙忙赶去后山瞧了石龙。

  谢泗泉找了石匠,以给寺院修护石墙为理由,试着往小水潭下挖掘了一下,起初还挖到一些零碎的铜钱和金粒子,然后就是十几尊小金佛,再之后却挖不动了。

  这个地方在十几年前山体滑坡过一次,地下巨石坚硬,除非用炸药强行破开山壁,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进入。

  黄明游没让再动手,自己下去蹲下身细细看了半晌。

  谢璟踩着石块下去,护在黄先生身边,低声问:先生,可看出什么?

  黄明游道:这里百十年前应该也有一处暗河,只是斗转星移,山河变样,已经说不清当年的模样了。他看了谢璟,问道,小谢,你想把他们挖出来吗?

  谢璟摇头:开山动静太大,西川剿匪之后才得了一阵安宁,不能再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