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六百五十三章投降书(2 / 2)

  王帅捏着拳,面上一脸被糊了翔似的,脸色很臭:“令人作呕!”

  陆泓眯着眼,摩挲着下巴说道:“我们等皇上回信,王将军还是先看看怎么安置那些二级俘虏吧。”

  本以为会稍微消停一些,没想到听说了易将军受皇上之名撤军回京之后,大宣国回国之前还回头给大宛国一波腹伏击恶心人。

  这消息把人气的不轻,本身在路上损失惨重的大宛人本就受了很大的气,可能也是同时听说了国内政变,整个军队都消极堕落的样子。

  被大宣国这么一整,他们反而气性上来,直接在路上开战。

  大宣国直接折损了两万精锐,大宛国的人也几乎尸骨无存。

  这一场小型战役打的是莫名其妙,也是最后撕破两国脸皮的战役。

  这一战之后,本该回国的大宛国残余的将士停止休整,等来了国内的一封信,转身往北疆走去。

  直接递上了一封投降书,比大宣国的直白很多。

  简述起来就是敢作敢当,这二十万人我就当是送你了,你大元不要接受大宣的投降书。

  所谓的君子协议,不过是贪婪的嘴脸罢了。

  等信送到北疆大营时候,陆泓和王帅又是面面相觑。

  “上书给皇上,二十万将士可不是什么小数目。”陆泓果断做了决定,叹了口气说道:“王将军,我要和皇上请求回京了,他们最近消息传得慢,我担心京城出事了。”

  “行。”王帅没有多说,简短的应了声,叹出口气。

  陆泓有所感似的,没规矩姿势的坐到了桌子上,也跟着叹了口气:“京城却是就是个矜贵的金丝牢笼,进去就是一滩混乱的泥水,叫人犹如深陷泥沼、看不清东西,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危险就到了自己身边。”

  却是挺叫人烦恼的,不过也有好的一点,心尖上那个人在京城啊,利大于弊便叫人舍不得埋怨了。

  这时的御书房。

  夜寒司看着雪花似的奏折堆叠在一起,看的叫人头疼万分,处理政务的当事人面上却没有一丝波澜。

  他推开一些不重要的奏折,首先拿起了科考的榜单,上面详细写了前三十的各科成绩和基本信息。

  扫视一圈,发现了一个极为罕见的现象。

  某籍贯住址一样的曾氏六人全部高中进士,成绩基本分布在中上,最好的一名是全国第七,叫曾诚。

  就是说一家弟兄几个全都中了进士。

  夜寒司凉薄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,将后面附带的前十的考卷拿出来,翻到曾诚的那份里。

  入目很规矩的文章格式,细看却能发现着规矩里面的不羁豪放、以及对现在一些官僚现象的不满。

  其中很引人瞩目的话就是“吾以为世人所称赞的今之盛世难以承担如此夸赞,今百姓虽未饥寒但不富裕,每患天灾人祸便会出现极致的危险境地,实是因为官僚主义从中作梗、与地主压迫共存,百姓受苦之因也。故此时之要,在革新也。”

  夜寒司把这句话翻来覆去看了很多遍,咋出了不少的滋味。

  少年意气、挥斥方遒指点江山,爱国忠君。

  实在是叫夜寒司觉得心念一动、深有感触,这跟年轻时候他多像啊。

  还记得当年与太傅论道时,也是这样慷慨激昂的说一定要改革才行,太傅摸着他的脑袋慈祥说:“小殿下,你现在还小,长大就知道改革不是说说这么简单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