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心机太子妃第51节(2 / 2)


  皇上心头并无人选,才找了太子来。

  太子却也为难地道,“父皇突然一问,儿臣还真没想到合适的人选。”

  皇上叹了一声,“原本朕也想过云贵妃的建议,唐家姑娘不错,且也救过安阳的命,本打算再给他唐家一个翻身的机会,等到唐家姑娘嫁去西域,戴罪立了功,这唐文轩也能跟着起来了,谁知.......”

  皇上眉头一皱,满脸的嫌弃,“唐家还当真是烂泥扶不上墙。”

  这才从牢里放出去几日,祖宅都被那败家子能卖了出来。

  他还没将消息散出去呢,唐家人也不知道从哪儿听来的风声,竟逢人就说,自己的女儿要成公主了。

  更甚者,打出了他的名头,去阻拦铺子里的人去收房。

  要是将来他唐家姑娘当真嫁去了西域,唐家人不是要翻天了,怕是还能求到他跟前来了。

  这样的人家,狗都不敢靠近,生怕惹上一身骚,皇上自然也就打消了念头。

  唐家姑娘不成,皇上实在想不出什么好的人选,到时只要礼部一有动作,朝中必定又会掀起一股浪潮。

  想起朝中那帮子咄咄逼人的臣子,皇上头又开始疼上了,“你回去瞧瞧,先从罪臣家族里选,实在没有合适的人了,再选朝中臣子。”

  太子点头,“是。”

  皇上甩出去了一桩麻烦事,心头终于轻松了。

  正欲起身去上校场牵马跑上一圈,太子却突然递过来了一本名册,道,“来年开春的选秀,儿臣已经拟定了一本太子妃的名册,父皇过过目。”

  皇上意外地看了他一眼,愣了片刻,才一声笑了出来,嗤道,“朕还以为你不上心呢。”

  皇上从他手里接过了名册,一翻开,头一个便是苏家的四姑娘,皇上也就瞟了一眼,便要往后翻去。

  太子突地道,“苏家四姑娘,乃苏家大房庶出之女,此女品行端庄,且镇守北部边疆的苏将军,正是四姑娘的同胞兄长。”

  以亲生妹妹,牵制边疆大将,确实能说得通。

  皇上手上的动作又才顿住,目光重新落在苏家四姑娘身上,瞧了一阵,除了那双眼睛灵气一些,其余,都太普通。

  虽说头上是有个大将兄长,但也用不着选其为太子妃。

  皇上还是翻了过去。

  第二页是魏家。

  皇上皱眉,抬头疑惑地看向太子,怎么又是个将军世家......

  “冬至后,魏将军便得前去西戎建立要塞,此趟关乎着父皇来年出兵的成败,至关重要,儿臣选了魏家之女,魏家必定会尽全力。”

  皇上总觉得哪里不对。

  魏家女,生得壮实,五官偏硬,还不如适才的苏家四姑娘呢。

  皇上继续往后翻,顾家三房的嫡女顾家六姑娘。

  表亲。

  皇上眸子一凝,太子便道,“儿臣顾及到母后,便添了这么一个,父皇瞧瞧便是。”言下之意,是不会选顾家。

  皇上听不下去了。

  也没再往下翻,转过头,眉头紧拧,恨铁不成钢地看向太子,“你说你,旁的事上一向精明,怎么唯独在选太子妃这事上,就犯了糊涂。”

  “江陵那么多的高门世家,你挑来挑去,就,就挑了这些.......”他那册子里,皇上是一个都没瞧上,“选个太子妃,也用不着关乎到什么朝堂边疆,你选个名门望族,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不好?就像你母后那样的,这些年你不也瞧得见,你母后贤良淑德,性子温柔沉静,何时给朕惹过麻烦事?”

  还从不争风吃醋。

  几个皇子之中,就她生下来的儿子,最为儒雅,也最为聪明出众。

  足以见得,他的想法是对的。

  太子太年轻,且出生之后一直呆在皇宫,接受着最好的教育,自然不知何为草根,更不会明白孩子的生母,对孩子的影响力有多大。

  儿子随母,聪不聪明关键得看母亲。

  要是太子妃选不好,他周家起码三代都会受到影响。

  “父皇同母后是天生良缘,儿臣岂能有那等运气。”

  皇上心头甚是熨帖,笑着凝了他一眼,将名册还给了他,“离明年开春,也还有段日子,倒也不用如此着急。”

  “儿臣认为,那苏家四姑娘......”

  “你呀,是没见到真正的好姑娘。”皇上打断了他的话,“等来年来春选完秀,你要是心头还觉得那苏家姑娘好,朕倒也不拦着了。”

  太子起身行礼,“儿臣受教了。”

  *

  从御书房出来,太子脸上的神色并没什么意外。

  苏家四姑娘确实太过于普通,他也料到了父皇看不上,此时同他提起,不过是想提前让他心里有个底,不至于到时太突然。

  走出乾武殿,上了撵轿,头顶上的太阳从云层间散下来,已经升到了正空,太子阖眼刚打算眯一会儿,脑子里便出现了那道躺在床上,缩成一团的身影。

  太子:......

  真不让人省心。

  太子不得不睁开眼睛,转过头吩咐明公公,“待会儿,你去请个太医过去。”